[1]金太军.论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困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2):14-20.
[2]许海云,方曙.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质”与“量”相结合的评价框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11,55(10):60-64.
[3]姜春林,魏庆.人文社会科学代表性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实现机制[J].甘肃社会科学,2017(2):97-106.
[4]袁清,姚威.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制度及其启示[J].评价与管理,2016(1):5558.
[5]李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机制与制度创新[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5(A1):13-15,28.
[6]谭春辉.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监督优化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3(3):4852.
[7]杨忠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差异化评价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2):107-110.
[8]苏新宁.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J].东岳论丛,2008(1):35-42.
[9]王志章.关于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1):5-14,173.
[10]刘明,于小涵.关于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制度的意见与建议—基于浙江省的问卷调查[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1):82-86,91.
[11]吴建华,谭春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国际经验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2(3):45-50.
[12]谢晶仁.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理性透析[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4):13-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