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2]杨肇清,张怀银.仰韶文化的分布与典型的河南仰韶文化遗址[C]//河南省考古学会渑池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论仰韶文化.郑州:中原文物编辑部,1986:110-111.
[3]安金槐.对河南境内仰韶文化的浅见[C]//渑池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河南省考古学会.论仰韶文化.郑州:中原文物编辑部,1986:11.
[4]严文明.喜读《淅川下王岗》[J].华夏考古,1990(4):107-110.
[5]靳松安,任伟.略论汉水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J].中原文物,1994(4):14-22.
[6]许顺湛.史前民族融合在豫西南地区的反映[C]//南阳市博物馆.纪念南阳市博物馆建馆四十周年:1959-1999.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8.
[7]张忠培.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方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9]中国科学考古研究所.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
[10]西安半坡村博物馆,陕西考古研究所.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11]开封地区文管会,新郑县文管会.河南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J].考古,1978(2):73-79.
[12]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华县泉护村:黄河水库考古报告之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黄河水库考古报告之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4]石兴邦.仰韶文化[C]//夏鼐.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15]巩启明.仰韶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1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
[17]张宏彦.关于仰韶文化时空范围的界定问题[J].考古与文物,2006(5):66-70.
[18]张宏彦.中国考古学十八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
[19]何弩.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与文化因素传播模式论[J].考古与文物,1990(6):102.
[20]苏秉琦.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J].考古学报,1965(1):74.
[21]张宏彦.渭水流域仰韶文化分期问题[J].文物,2006(9):62-78.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3]魏京武.汉江上游与丹江流域的仰韶文化[C]//河南省考古学会,渑池县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论仰韶文化.郑州:中原文物编辑部,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