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艇,孙鲲鹏,聂辉华.城市级别、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错配[J].管理世界,2018(3):38-50,77,183.
[2]杨轩宇,任胜钢,靳海攀.中国287个城市创新的空间分异与溢出效应[J].经济地理,2023(9):52-61.
[3]贺丹,任苗苗,胡绪华.中国城市群创新韧性的时空演变及收敛性分析[J].调研世界,2023(7):16-27.
[4]刘彦平,钱明辉,王玉玺.孵化网络创新协同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溢出效应——基于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3(3):32-41.
[5]杜亚楠,王庆喜,王忠燕.多维邻近下中国三大城市群创新网络演化特征及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23(2):197-207.
[6]陈蓓,彭文斌,刘奕飞.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J].经济地理,2022(9):43-49.
[7]邱奇,郭佳欢.基于DEA方法的城市科技创新资本效率实证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3-92.
[8]SHARMA S,THOMAS V J.Inter-country R&D efficiency analysis: anapplicat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Scientometrics,2008(3):483-501.
[9]彭绪庶,张宙材.中国区域创新体系效能的空间差异和动态演进[J].科技管理研究,2023(14):1-15.
[10]2022年中国大学改革创新指数发布[J].教育发展研究,2023(1):84.
[11]ZHANG A,ZHANG Y,ZHAO R.A study of the R&D efficiency andproductivity of Chinese firms[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3(3):444-464.
[12]程风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的动态演进、趋势预测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23(9):131-143.
[13]柳坤,刘毅.创新型城市内部技术转移网络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以广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2023(9):2324-2342.
[14]蔡永龙,李文辉,陈琪,等.地方政府创新偏好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295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中国科技论坛,2023(7):33-41.
[15]JEFFERSON G H,BAI H M,GUAN X J,et al.R&D performance in Chineseindustry[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6(4/5):345-366.
[16]段新,乔杰,戴胜利.区域城市化效率与科技创新水平协调发展:测算与检验[J].统计与决策,2022(23):121-126.
[17]林兰,王嘉炜,曹贤忠,等.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与城镇化水平耦合关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8):1723-1735.
[18]周江华,顾柠,张可欣.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企业成长性和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23-132.
[19]徐悦,卢锐.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沪深港通”的准自然实验[J].广东社会科学,2023(5):27-35.
[20]郭伟,郭童,耿晔强.数字经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经济问题,2023(11):73-79,129.
[21]曲玥.人力资本有效提升与制造业创新发展:内在机制与中国实践[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17):76-89.
[22]程惠芳,俞萍,洪晨翔.人力资本质量提升区域创新绩效了吗?——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J].技术经济,2023(8):13-25.
[23]李佳霖,董嘉昌.地方政府注意力配置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理,2023(9):47-59.
[24]肖鹏,代龙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与创新激励:效应分析与政策启示[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3(5):21-35.
[25]何雨霖,陈宪.外部环境、政府补贴与高科技企业创新——来自A股高科技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上海金融,2023(7):57-68.
[26]NASIEROWSKI W,ARCELUS F J.On the efficiency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J].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2003(3):215-234.
[27]闫中晓,吴祯.城市行政级别、数字经济与要素市场扭曲[J].西部论坛,2023(2):1-15.
[28]汪阳洁,麻瑛琳.城市行政级别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20(8):59-69.
[29]孔令乾,付德申,陈嘉浩.城市行政级别、城市规模与城市生产效率[J].华东经济管理,2019(7):68-77.
[30]GLAESER E L,KALLAL H D,SCHEINKMAN J A,et al.Growth in c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6):1126-1152.
[31]FLORIDA R.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J].WashingtonMonthly,2002(5):593-596.
[32]张超,肖植检,兰宗敏.包容性、人才迁移与城市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7-228.
[33]范德成,肖文雪.数据要素配置与区域创新:赋能效果及作用路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20):30-41.
[34]葛雅青.中国国际人才集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20(6):32-41.
[35]张可云,王洋志,孙三百.行政级别、财政支持与城市创新能力——兼论不同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2021(12):13-23,155.
[36]王猛,赵小庆.人往高处走:行政等级与省会扩张[J].城市发展研究,2023(9):52-59.
[37]臧漫丹,高易,李金.行政等级与城市规模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22(12):3201-3216.
[38]余汉,宋增基.国有企业政治资本和城市行政级别与经济资源获取[J].财经问题研究,2022(2):112-121.
[39]李洪涛,王丽丽.行政区划设置对城市经济密度的影响研究——基于行政级别、规模范围的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64-81.
[40]史宇鹏,周黎安.地区放权与经济效率:以计划单列为例[J].经济研究,2007(1):17-28.
[41]邓伟.国有经济、行政级别与中国城市的收入差距[J].经济科学,2011(2):19-30.
[42]郭玥.政府创新补助的信号传递机制与企业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8(9):98-116.
[43]叶祥松,刘敬.政府支持、技术市场发展与科技创新效率[J].经济学动态,2018(7):67-81.
[44]王公博,关成华.中国城市创新水平测度方法及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9(6):46-52.
[45]谭俊涛,张平宇,李静.中国区域创新绩效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地理科学,2016(1):39-46.
[46]肖梦,邓宏兵,谢伟伟.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绩效测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14):1-10.
[47]王猛,宣烨,陈启斐.创意阶层集聚、知识外部性与城市创新——来自20个大城市的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1):59-70.
[48]李政,杨思莹.财政分权、政府创新偏好与区域创新效率[J].管理世界,2018(12):29-42,110,193-194.
[49]张莉娜,倪志良.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效率——基于空间溢出与门槛效应的实证检验[J].软科学,2022(9):45-50.
[50]张所地,闫昱洁,李斌.城市基础设施、人才集聚与创新[J].软科学,2021(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