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钱钟书.七缀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4.
[2]田义勇.钱钟书“系统垮塌说”驳辩[J].晋中学院学报,2009,26(4):8-12.
[3]黑格尔.精神哲学[M].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钱钟书.管锥编: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7]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黑格尔.小逻辑[M].贺 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9]秦海鹰.关于中西诗学的对话:弗朗索瓦·于连访谈录[J].中西比较文学,1996,13(2):77-87.
[10]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佚 名,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1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 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2]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M].薛 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4]钱钟书.管锥编: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5]本雅明.经验与贫乏[M].王炳钧,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16]列 宁.哲学笔记[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姜丕之.黑格尔《小逻辑》浅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20]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张企泰,范 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1]查尔斯·泰勒.黑格尔[M].张国清,朱进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22]科耶夫.黑格尔导读[M].姜志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3]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24]鲁 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5]邓晓芒.思辩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6] 张世英.自我实现的历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27]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28]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