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 萍,李艳波.周代女性的家庭角色和地位探析[J].学术交流,2006,12(10):151-153.
[2]高锦花.周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1):107-110.
[3]葛志毅.男女性别分工与周礼父权宗法特质溯源[J].学习与探索, 2005,27(5):25-31.
[4]赵东玉:周代“男女有别”和“夫妇有别”的方方面面[J].孔子研究,2002,17(5):76-88,112.
[5]孔颖达.毛诗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98.
[6]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7]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8]吴增祺.礼记菁华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9]孙诒让.墨子间诂[C]//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袁济喜,洪祖斌.诗经译注[M].大连:大连出版社, 1998.
[1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C]//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 2006.
[12]公羊高.春秋公羊传[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3]陈 澔.新刊四书五经·礼记集说[M].北京:中国书店,1994.
[14]吕思勉.先秦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15]郭 彧.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6]高 明.大戴礼记今注今译[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
[17]刘 向.列女传[M].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18]焦 循.孟子正义[C]//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
[19]吕不韦.吕氏春秋[C]//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1]第二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01,10(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