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Jonathan Friedman. Cultural identity and global
proces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4.
[2]陶家俊.文化身份的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2003.
[3]罗 蒂.后哲学文化[M].黄 勇,译.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1992.
[4]十四院校.文学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1985.
[5]程 革.走向对话和开放的文学研究[J].文学评论,
2006,51(3):203-205.
[6]张 杰.高新技术时代经典艺术的命运[J].社会科
学辑刊,2003,29(3):154-161.
[7]和 磊.文化研究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
[J].文艺研究,2005,22(9):155-157.
[8]盖 生.文学的文化研究退潮与经典化文艺学重建
的可能[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22(4):130-137.
[9]周小仪.西方文化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
究出版社,2006.
[10]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4.
[11] Jacques Derrida.This strange instiution called litera-
ture:An interview with Jacques Derrida[M].Lon-
don:Routledge Press,1992.
[12]陶东风.文学的祛魅[J].文艺争鸣:理论评论版,
2006,22(1):6-22.
[13]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蒋子华,
张 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14]董 馨.论“文学性”的意识形态功能[J].东岳论坛,
2005,26(3):120-122.
[15]杜书瀛.新时期文艺学反思录[J].文学评论,1998,
51(5):77-88.
[16]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M].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2006.
[17]钱中文.正视中国文学理论的危机[J].社会科学,
2006,39(1):95-98.
94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