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学报(社科版) /oa 书评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3010 2023年09月01 00:00 2023年03期 0 250555 中国式现代化助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3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进入新时代,共同富裕不仅仅指代物质层面上的富裕,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拥有新的时代特征和蕴意。在深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内涵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厘清中国式现代化助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和实现路径。研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密切相连,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导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深刻体现,二者在理论上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中国式现代化也为夯实经济基础、优化资源配置、维持发展可持续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及“守好蛋糕”,进一步夯实了共同富裕的实践基础。研究表明,中国式现代化助推共同富裕,应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增强经济治理水平、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优化社会治理方式、强化协调发展机制等方面着手。 2023年09月01 00:00 2023年03期 1 16 1853405 周才云,鄢锦源 RCEP生效对贸易流量及福利影响的一般均衡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3002 区域贸易协定对成员国、非成员国间国际贸易和福利的影响效应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中被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为研究RCEP生效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使用全球范围内40个国家或地区间以及国内总贸易流量、分部门贸易流量的面板数据,与区域贸易协定数据进行匹配,进而构建研究的基础数据集。基于结构引力模型的分析框架,从广延边际和集约边际视角对RCEP生效的经济效应展开反事实模拟分析,量化RCEP生效对各国的国际贸易和GDP变动的影响效应。研究认为,两种反事实模拟分析手段下,RCEP生效对成员经济体总出口和分部门出口的贸易创造效应表现突出; 贸易转移效应不明显,研究样本中还存在着逆向的贸易转移效应; RCEP生效对成员经济体福利水平影响可控,没有发现影响RCEP稳定性的福利净损失严重等突出问题。研究还认为,RCEP将促进中国的总出口、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中间品出口的增长,加快中国与亚太地区各国或地区贸易融合速度,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协定,加快完善国内相关政策法规,选择重点领域和行业,制定实施方案,为协定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相关行业协会需要加快对标国际先进产业水平,做好提升标准、完善规则等相关准备。 2023年09月01 00:00 2023年03期 17 34 1868865 张天顶<sup>1</sup>,李汇思<sup>2</sup> 金融支持与对外直接投资——基于中资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分支机构的新证据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3003 为了探研金融支持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与路径等问题,利用2003—2018年中资商业银行在138个“一带一路”国家设立境外分支机构的数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借助异质性企业模型,分析外部融资约束、信息不对称等,是如何通过提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临界生产率,进而影响企业对外投资决策; 通过加入更多控制因素、重新进行OFDI测度、剔除“避税天堂”、运用PPML方法、滞后变量、异方差估计以及构造工具变量等论证了结论的可靠性。研究认为:中资商业银行境外机构的设立会显著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资商业银行在东道国设立的分支机构数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会使得中国对该国的直接投资增加1.34个百分点; 中资商业银行境外分支机构的设立将会通过增加外部融资可获得性、减少信息不对称来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这一促进作用对于收入水平较高的、政治稳定性程度、公民话语权以及政府效率较高的国家更强。研究表明,需要加快中资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机构布局,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网络和东道国投资信息库; 积极扩大业务范围,增加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供给,实现金融服务的供需匹配; 提高金融系统的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和融资便利。 2023年09月01 00:00 2023年03期 35 54 2254686 赵凌雪<sup>1</sup>,林发勤<sup>2</sup> 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的数字经济发展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3004 ChatGPT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对经济社会生活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通过梳理ChatGPT概念及技术架构,从多维度视角研究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研究认为,ChatGPT是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在“ChatGPT+数字营销”“ChatGPT+互联网教育”和“ChatGPT+互联网医疗”等应用场景中,ChatGPT驱动了教育、医疗、传媒、电商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ChatGPT能够从驱动技术赋能、促进行业转型、催生新兴产业、提供新应用场景、盘活企业活力、优化业务流程等多方面、多维度,来提升数字经济的行业边界,降低数字经济的成本,提升数字经济的效率,进而有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09月01 00:00 2023年03期 55 64 1285034 张夏恒<sup>1,2</sup> 电影工业美学:当代中国特色电影理论体系建构的思考与实践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3005 为了进一步研讨当代中国特色电影理论的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建构,在梳理美学、艺术学、电影艺术学、电影学与电影美学等学科的复杂学术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电影工业美学相关研究的体系构架,省思电影工业美学的学科建设意识,探讨电影工业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学理依据和布局特点。研究认为,电影工业美学是在国际电影学术理论学术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探索实践中,在当代中国现实和电影产业土壤中生长的“中国式”电影理论体系,是对新型电影观念和生产原则的总结和提升; 电影工业美学的学术建构,要坚持立足中国本土,直面电影生产创作、体制运作、格局生态、工业化程度等境况与问题,既有哲学、艺术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学术、学理的依托,也基于电影发展的现实问题及电影人创作、生产和工业、产业状况,在理论/实践、继承/创新、传统/当下、外来/本土、工业/美学、艺术/商业等“二元张力”间丰富、重构着中国电影理论; 在当下新文科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语境中,电影工业美学的思考、探索和争鸣贯注了学者们关于电影学、电影美学的学科建设自觉意识,具有相当的学术前沿性和学科建构意义,是中国电影学派的有机组成。 2023年09月01 00:00 2023年03期 65 75 1234302 陈旭光 中国生态故事中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3006 为发挥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优势,创新中国故事讲述方式,传递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选取云南象北迁这一现象级、标志性的生态故事传播案例,采集中外媒体新闻语篇,运用内容分析、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内涵和传播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全媒体传播体系包含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观,云南象北迁案例正是发挥了全媒体传播体系的优势,成功实现向世界传播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形象,成为应用和阐释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典型案例。全媒体传播体系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优势,是以直播态、全方位的形式建构传播形象,通过数据话语权打造和多模态传播深化优化媒介记忆,发挥传统媒体、各级政务媒体、自媒体和公众的媒介内容建构能力,在对内对外、网上网下构建效能更高的新型传播体系。 2023年09月01 00:00 2023年03期 76 91 2036992 苏蕾,郭文苑 当代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实证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3007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当代青年大学生能接触到的社会思潮不断增多,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塑造愈加深刻,大学生成为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影响的重要群体。在对社会思潮的内涵、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思潮与陕西高校学生价值观的调研,梳理出近年来受关注度较高的社会思潮类型,确定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研究认为,大学生对部分社会思潮存在认知偏差,少数学生表现出信仰单薄和迷惘,个别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呈中立态度等现状。研究表明,需要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格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传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方式,提升网络空间社会思潮治理水平等,实现高校社会思潮治理机制的系统优化,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2023年09月01 00:00 2023年03期 92 104 1505328 张永 高校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3008 开展高校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工作,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培养留学生“知华、友华、爱华”,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国际交流的推动者,培养国际化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从更深层次挖掘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的价值内涵,提高理论研究与实践路径的融合程度,通过论证国情教育的文化教育、专业教育、“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课程内容设计,结合来华留学教育新时代语境的分析,探研留学生国情教育的实践路径。来华留学生具备传播中国价值理念的天然优势,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研究认为,国情教育是留学生快速融入中国的有效途径,通过国情教育可以实现对中国国情知识的普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研究表明,应该探索国情教育顶层设计和长效机制,转变“被动灌输”的教学理念为“潜移默化”,将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与国情教育融会贯通,设计“立足中国-融通世界”话语体系的留学生国情教育教学模式,优化国情教育教学内容等,助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教育新格局下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影响力。 2023年09月01 00:00 2023年03期 105 116 1384095 张伟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303009 随着学生主体意识和权益意识的不断增强,学生参与高等教育治理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问题。从学生参与高校体育教育治理的行为期望出发,在理论层面综合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学生参与理论、程序正义理论及进化博弈理论,在历史实践层面通过借鉴国内外学生参与高校体育教育治理的经验,对学生参与高校体育教育治理做出应然探讨,提出路径选择及优化策略。研究认为,学生主体亦是高校体育教育治理中不容或缺的一环,学生参与高校体育教育治理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学生参与高校体育教育治理内容需要实现有界性,高校管理者与学生应进行合作的参与模式。研究表明,学生参与高校体育教育治理应实现制度保障、界定学生权利的范围、注重学生参与能力培养等。 2023年09月01 00:00 2023年03期 117 132 1799303 代函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