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宣恭.关于发展总部经济的几个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10):4- 6.
[2]陈柳钦.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J].南京社会科学,2005,16(5):15-23.
[3]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02,19(2):18-21.
[4]林文俏.发展总部经济:广州走向国际化的新机遇[J].珠江经济,2006,20(6):44-47.
[5]赵 弘.总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6]赵 弘.总部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性选择[J].开放潮,2006,13(4):39- 41.
[7]史忠良,沈红兵.中国总部经济的形成及其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22(5):58-65.
[8]余钟夫.总部经济大有可为[EB/OL].(2005-03-04)
[2008-04-21].http://www.industrycome.com/news/html/2008/4/5287.html.
[9]贺灿飞.总部经济再探[N].中华工商时报,2006-06-21(3).
[10]徐金发,江青虎,张 宏.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总部经济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1-5,10.
[11]赖国毅.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总部经济:基于成都实践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4-6,10.
[12]赵 弘.2005~2006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5.
[13]曹 文,陈建成.总部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及经济学分析[J].山东经济,2007,23(5):15-20,54.
[14]徐惠蓉.总部经济与城市现代服务业互动[J].现代经济探讨,2007,26(12):59-61.
[15]陈柳钦.产业集群的创新、合作竞争和区域品牌效应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6(1):70-75.
[16]杨冬梅,赵黎明,陈柳钦.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10):79-83.
[17]赵 弘.总部经济: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的动力引擎[J].中国城市经济,2006,8(7):80.
[18]涂山峰,曹休宁.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增长[J].中国软科学,2005,20(12):111-115.
[19]许 惠.总部经济理论及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20]易孟秋.总部经济与中心城市发展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21]田新豹.区域经济学对总部经济的解释[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3):15-17,23.
[22]吕文栋,张 辉.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20(2):119-124.
[1]喻汇.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7(02):30.
YU Hui.Study on election of leading industry of country economy[J].Journal of Chang'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5,7(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