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EB/OL].(2024-10-09)[2024-11-10].https://www.gov.cn/gongbao/2024/issue_11666/202410/content_6983475.html.[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黄凯南.数据生产要素论对经济学理论创新的重要影响[EB/OL].(2024-01-16)[2024-11-16].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4/0116/c40531-40159889.html.[4]蔡继明.构建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数据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解读 “数据二十条”[EB/OL].(2023-03-17)[2024-11-04].https://www.ndrc.gov.cn/xxgk/jd/jd/202303/t20230317_1351338_ext.html.[5]邱泽奇.数字生态与数据要素市场体系顶层设计[EB/OL].(2024-08-13)[2024-10-26].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8/t20240813_5771662.shtml.[6]杨艳,林凌.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内涵解析、困境挑战与规制设计[J].电子政务,2024(11):15-26.[7]欧阳日辉.发挥“数据要素×”效应的逻辑与路径[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2):19-37.[8]冯永琦,林凰锋.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学家,2024(5):15-24.[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价值化与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2024)[EB/OL].(2024-09-26)[2024-11-29].http://www.caict.ac.cn/kxyj/qwfb/ztbg/202409/P020240926365684089988.pdf.[10]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2024中国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报告[EB/OL].(2024-10-23)[2024-11-15].https://www.xdyanbao.com/doc/uagk5oh4vk?userid=57555079&bd_vid=10896936058364181608.[11]方锦程,刘颖,高昊宇,等.公共数据开放能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来自政府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J].管理世界,2023(9):124-142.[12]江小涓.大数据时代的政府管理与服务:提升能力及应对挑战[J].中国行政管理,2018(9):6-11.[13]徐慧娜,郑磊,PARDO T.国外政府数据开放研究综述:公共管理的视角[J].电子政务,2013(6):2-7.[14]郑磊,侯铖铖.信息传递、价值适配与降本协调: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供需鸿沟研究[J].电子政务,2024(10):32-40.[15]郑大庆,黄丽华,郭梦珂,等.公共数据资源治理体系的演化模型:基于整体性治理的建构[J].电子政务,2022(5):79-92.[16]王伟玲.加快实施数字政府战略: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J].电子政务,2019(12):86-94.[17]戴昕.数据界权的关系进路[J].中外法学,2021,33(6):1561-1580.[18]胡业飞,孙华俊.政府信息公开与数据开放的关联及治理逻辑辨析——基于“政府-市场-社会”关系变迁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21(2):31-39.[19]何玉长,王伟.数据要素市场化的理论阐释[J].当代经济研究,2021(4):33-44.[20]赵正,杨铭鑫,易成岐,等.数据财政视角下公共数据有偿使用价值分配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框架[J].电子政务,2024(2):21-32.[2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2]谭海波,范梓腾,杜运周.技术管理能力、注意力分配与地方政府网站建设——一项基于TOE框架的组态分析[J].管理世界,2019,35(9):81-94.[23]薛澜,赵静.走向敏捷治理:新兴产业发展与监管模式探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9(8):28-34.[24]孟庆国,王友奎,王理达.公共数据开放利用与授权运营:内涵、模式与机制方法[J].中国行政管理,2024,40(9):43-53,159.[25]门钰璐,孟天广.数字治理生态视角下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结构与机制分析——对杭州市的案例研究[J].电子政务,2025(3):62-75.[26]叶志鹏,李朔严.制度化的政商关系何以形成?——基于M市的历史性分析[J].社会学研究,2023,38(5):67-88,227-228.[27]大数据技术标准推进委员会.面向人工智能的数据治理实践指南(1.0)[EB/0L].(2024-06-29)[2024-11-14].https://www.tc601.com/research-report/66f920af3ab0428ca4019162.[28]胡业飞.责任配置、风险共担与激励相容:中国地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治理机制问题研究[J].电子政务,2024(10):22-31.[29]郁建兴,高翔,王诗宗,等.数字时代的公共管理研究范式革命[J].管理世界,2023(1):104-116.[30]江小涓,宫建霞,李秋甫.数据、数据关系与数字时代的创新范式[J].中国社会科学,2024(9):185-203,208.[31]潘宏亮,赵兰香,叶璐.我国数据要素发展水平的测度及时空演进研究[J].科学学研究,2025,43(1):205-216.[32]沈费伟,诸靖文.数据赋能:数字政府治理的运作机理与创新路径[J].政治学研究,2021(1):104-115,118.[33]杜超,赵雪娇.基于“政府即平台”发展趋势的政府大数据平台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18(12):146-148.[34]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5]王宛璐.江苏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不见面”审批让百姓“少跑腿”[EB/OL].(2017-06-29)[2024-11-10].https://www.cac.gov.cn/2017-06/29/c_1121228200.htm?from=timeline.[36]YANG T M,MAXWELL T A.Information-sharing in public organizations:a literature review of interpersonal,intra-organizational and inter-organizational success factors[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1(2):164-175.[37]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38]张成福,李昊城,边晓慧.跨域治理:模式、机制与困境[J].中国行政管理,2012(3):102-109.[39]沈费伟.技术嵌入与制度吸纳:提高政府技术治理绩效的运作逻辑[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1(2):80-86.[40]冯洋,王姿惠.企业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逻辑理路、发展困境与制度构建[J].西南金融,2024(5):73-84.[41]董康.数据要素流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人文杂志,2024(2):131-140.[42]刘金钊,汪寿阳.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困境与对策探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0):1435-1444.[43]潘爱玲,李广鹏.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据价值释放的路径、挑战与对策[J].理论与改革,2024(4):163-174.[44]史丹,何辉,薛钦源.数据分类分级制度与数据要素市场化:作用机制、现实困境和推进策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4):58-76.[45]孟天广,门钰璐.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地方探索及对策建议[J].前线,2024(7):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