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顾伟忠.产学研合作的经济学理论分析[J].经济师,2007,22(8):12-13.
[2]王德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组织模式创新的思考[J].新材料产业,2007,9(9):77-79.
[3]闫 青,徐 庆,王章忠.基于产学研合作的自主创新模式选择问题研究[J].高教探索,2008,9(1):65-68.
[4]许丽君,师 萍.产学研结合的优化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264-266.
[5]张玉强,宁 凌.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探析[J].企业活力,2008,24(1):60-61.
[6]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国内外产学研发展趋势及经验借鉴(上)[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6(9):16-19.
[7]武海峰,牛勇平.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7,11(11):108-110.
[8]张 玲,贾淑英.国外产学研结合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7(3):60-64.
[9]陈淑芳.产学研相结合发展西安经济的思考[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1(1):30-33.
[10]谢科范,陈 云,董芹芹.中国产学研结合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1):38-41.
[11]李 征,冯荣凯,王伟光.基于产业链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8,21(1):22-25.
[12]钟兴永,邱绍雄.论高校与企业的科技合作[J].云梦学刊,2008,29(6):72-75.
[13]姜义平.基于产学研联合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9(4):336-338,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