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清海,胡海波,贺 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王凤珍,刘猷桓.类哲学为基础的新人道主义的科技观及其对环境危机的克服[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6):1-3,25,110.
[4]冯大彪.从类哲学看西方心理学的人性观[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28-131.
[5]刘 维.从“类哲学”的视角看风险社会[J].社科纵横,2007,22(5):100-101.
[6]白 刚,付秀荣.马克思“类哲学”: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J].社会科学家,2008,23(11):20-22,34.
[7]谌 力,何 进.普世伦理中的“类哲学”思维[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22(研究生专刊):104-106.
[8]余潇枫,张 彦.人格之境:类伦理学引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9]高清海.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1):1-12,94.
[10]高清海,余潇枫.“类哲学”与人的现代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9,20(1):71-79.
[11]王干才.类存在与类思维[J].天津社会科学,2003,23(4):34-36.
[12]张 军.价值与存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3]陶富源.终极关怀论:人的哲学之悟[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1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5]胡群英.论人的类存在的公共属性及公共条件[J].甘肃理论学刊,2008,28(5):60-64.
[16]韩庆祥,郭立新.马克思人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16(4):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