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 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1). [3]罗必良,耿鹏鹏.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脉络、基本内核与提升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4(4):13-26. [4]尤亮,田祥宇.农业新质生产力:现实逻辑、内涵解析与生成机理[J].经济问题,2024(6):27-35. [5]姜长云.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发展重点、面临制约和政策建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1-17. [6]郭晓鸣,吕卓凡.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发展阻滞与实践路径[J].中州学刊,2024(8):38-45. [7]朱迪,叶林祥.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与动态演变[J].统计与决策,2024(9):24-30. [8]龚斌磊,袁菱苒.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测度与实证[J].农业经济问题,2024(4):68-80. [9]李怀,张越.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J].新视野,2024(4):65-74. [10]陈卫强.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逻辑框架、现实挑战及推进路径[J].经济学家,2024(8):109-118. [11]柳学信,曹成梓,孔晓旭.大国竞争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45-155. [12]任保平,王子月.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任务与路径[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1):3-11. [13]程恩富,陈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当代经济研究,2023(12):14-23. [14]蒲清平,向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77-85. [15]燕连福,牛刚刚.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4(2):82-90. [16]曾祥明,胡元,张秋月.“数据要素×”赋能农民持续增收的机理、效应与优化策略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76-90.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 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常钦.高素质农民队伍质量结构持续改善[N].(2024-10-11)[2024-12-09].http://www.moa.gov.cn/ztzl/ymksn/rmrbbd/202410/t20241011_6464122.htm. [19]纪玉山,代栓平,杨秉瑜,等.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24(2):3-28. [20]王凯博,陈博.农业农村部: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EB/OL].(2024-07-24)[2024-12-09].http://www.moa.gov.cn/xw/shipin/202409/t20240927_6463544.htm. [21]杜传忠,李钰葳.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机理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00-109. [22]叶兴庆.把准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N].农民日报,2024-3-30(5). [23]甘天琦,姚天航.农业现代化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与效应[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34-143,187. [24]张红宇.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制度特征与发展取向[J].中国农村经济,2018(1):23-33. [25]李静,陈亚坤.农业公司化是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J].中国农村经济,2022(8):52-69. [26]周文,李吉良.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J].社会科学辑刊,2024(2):114-124. [27]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重点[N].人民日报,2024-03-01(9). [28]朱启臻,胡方萌.新型职业农民生成环境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2016(10):61-69. [29]杨二美.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J].党政研究,2024(4):37-49,125. [30]史亚洲.新质生产力视野下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逻辑和着力点[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1-14. [31]任保平.双重目标下数字经济赋能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机制与路径[J].东岳论丛,2024(1):41-48,191. [32]高原,马九杰.农业新质生产力: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24(4):81-94. [33]朱岩,田金强,刘宝平,等.数字农业——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 [34]习近平.论“三农”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35]胡洪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J].经济学家,2023(12):16-25. [36]徐军委.“双碳”目标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23(1):61-69. [37]刘明,杨国镯,程钦良.数据要素促进共同富裕:机制与路径[J].青海社会科学,2023(6):48-59. [38]张夏恒,刘彩霞.数据要素推进新质生产力实现的内在机制与路径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24(3):171-184. [39]王奇,谢凯,秦芳,等.市场可达性与农村家庭消费——来自“快递下乡”工程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22(12):106-123. [40]曾祥明.数字经济推进共同富裕的理论机理、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