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利电力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人民黄河[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59.
[2]古帅.1855年黄河北徙对山东运河漕运的影响与官方应对——以黄运交汇处和山东运河北段为中心的考察[J].运河学研究,2020(1):109-130.
[3]吴朋飞.1855年黄河改道与山东南运河生态环境变化[J].运河学研究,2023(2):54-66.
[4]田家怡,田静.1855年黄河改道大清河与下游两座古城的湮没探析[J].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14(2):26-32.
[5]古帅.晚清黄河北徙影响下的治所城市水患及其应对——基于濮州、齐东、利津三城的考察[J].城市史研究,2022(1):272-287.
[6]吴朋飞,赵金华.黄河城市生命史:以兰考为中心的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90-100.
[7]古帅.黄河与山东区域环境变迁研究[M].中国新北:花木兰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22.
[8]吴朋飞.城市环境史视角下黄河改道对黄泛旧县的影响——以河南旧县考城为研究对象[J].鄱阳湖学刊,2023(6):83-90.
[9]古帅.铜瓦厢决口后黄河下游河道沿岸区域地形与河湖环境(1855—1911)[J].历史地理研究,2021(3):46-64.
[10]古帅.黄河因素影响下的山东西部区域人文环境(1855—1911)[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0(3):37-57.
[11]贾国静.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与晚清政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12]古帅,李想.晚清山东黄河河道管理初探[J].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3(1):214-251.
[13]杨圣奎.黄河古地图地理信息解译及数字化研究:以《山东黄河下游之图》为例[J].古地理学报,2023(6):1437-1451.
[14]徐福龄.黄河下游明清时代河道和现行河道演变的对比研究[J].人民黄河,1979(1):66-76.
[15]邹逸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S1):12-24.
[16]颜元亮.清代黄河铜瓦厢决口及新河道的演变[J].人民黄河,1986(2):57-61.
[17]钱宁.1855年铜瓦厢决口以后黄河下游历史演变过程中的若干问题[J].人民黄河,1986(5):66-72.
[18]王守春.黄河下游1566年后和1875年后决溢时空变化研究[J].人民黄河,1994(8):53-58.
[19]吴小伦.明清时期黄河水患的时空分布及对区域经济影响——以黄淮平原为中心的再考察[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13-119.
[20]殷继龙.清代黄河下游水灾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7.
[21]阿梅龙.真实与建构[M].孙青,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22]孙涛.1644—1855年间黄河决溢的时空分布规律初探[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78-86.
[23]孙涛.明清黄河故道流路变迁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2.
[24]张健,严思琪,张莉.清代嘉道时期(1796—1850年)黄河下游决溢时空格局与河工治理响应[J].地理研究,2023(1):280-296.
[25]高建国.山东晚清黄河决溢考证[C]//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年会暨“历史时期黄河灾害及其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山东济南,2022:213-226.
[26]赵尔巽,等.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7]清实录(第三三册)宣宗实录(一)[M].中华书局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
[2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再续行水金鉴(黄河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29]《民国黄河史》写作组.民国黄河史[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
[30]《民国黄河大事记》黄河水利委员会.民国黄河大事记[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31]水利电力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黄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93.
[32]水利电力部水管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清代淮河流域洪涝档案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3]沈怡,赵世暹,郑道隆.黄河年表[M].出版地不详:军事委员会资料委员会,1935.
[34]《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黄河水利史述要[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35]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辑室.黄河大事记[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36]河南黄河河务局.河南黄河大事记:民国时期(1912—1949)[M].郑州:河南黄河河务局,1988.
[37]山东黄河河务局.山东黄河大事记[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38]王廷产,盖尔佶.利津县续志[M].出版地不详:1935年铅印本.
[39]李秉衡.李忠节公奏议[M].出版地不详:作新印刷局铅印本,1930.
[40]李令福.论地形因素对黄河决徙变迁的影响[J].人民黄河,1992(1):53-55.
[41]徐福龄.黄河下游河道历史变迁概述[J].人民黄河,1982(3):46-49.
[42]杨士骧,孙葆田.(宣统)山东通志[M].1915年铅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43]贾国静.黄河铜瓦厢改道后的新旧河道之争[J].史学月刊,2009(12):56-63.
[44]尤宝良,邓红著.东平湖与黄河文化[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