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1-04-20)[2023-03-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9/s3081/202205/t20220517_628242.html?eqid=82a1f9de000092c30000000664546fa3.
[4]张京泽.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担当[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5):5-11.
[5]吴桃.“石榴籽大团结金课”:以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为标杆[J].民族学刊,2021,12(10):23-28.
[6]杨敏,陈雪龄.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民族学刊,2022,13(12):70-77.
[7]顿珠扎西.西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现状与路径[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7(2):138-145.
[8]王丽,代宏丽.内蒙古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170-176.
[9]顾超,王学俭.新时代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9(7):167-173.
[10]郭锦鹏.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以全球化时代为视域[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5):14-19.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1- 4.
[13]李寒梅.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理路[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4):110-116.
[14]严庆.政治认同视角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4-21.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7]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18]哈正利,杨胜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探析[N].中国民族报,2017-02-24(5).
[19]马俊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代性内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5):15-21.
[20]徐黎丽,杨丽云.论中华民族认同的根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1):14-21.
[21]韩宁,阎占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逻辑阐释[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11):187-193.
[22]陈瑛,郎维伟.用“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EB/OL].(2020-05-25)[2023-03-06].https://www.cssn.cn/zzx/zzx_bjtj/202208/t20220802_5444839.shtml.
[23]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4]杨云霞.坚持“八个统一”,上好思政理论课[EB/OL].(2019-04-08)[2023-03-06].http://edu.people.com.cn/n1/2019/0408/c367001-31017466.html.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6]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7]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9(1).
[28]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