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现代化科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张敦福.依附理论的发展历程和新进展[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8-31.
[6]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M].叶齐茂,倪晓晖,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7]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8]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HORKHEIMER M.The authoritarian state[C]//ARATO A,CEBHARDT E.The essential Frankfurt school reader.New York: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mpany,1985:95-117.
[10]埃里希·弗罗姆.逃避自由[M].陈学明,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11]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与美学[M].赵文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12]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高铦,王宏周,魏章玲,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13]INGLEHART R F.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cultural,economic,and political change in 43 societie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14]戴维·赫尔德.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M].胡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5]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M].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组.区域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17]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概要(2001—2007)[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9]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M].杨渝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