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段钢.共生观念的存在论视野[N].文汇报,2022-2-16(10).
[2]刘永刚.产业共生视角下供应链社会责任建设模式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6.
[3]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思想[M].卞崇道,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4]苏国勋.“共生理念”的社会学解读之一[J].社会学家茶座, 2004(8):6.
[5]吕艺观.关于中·日“共生”一词的考察[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6]夏立平,钟琦.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与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J].国际展望,2022,14(1):38-53,158-159.
[7]苏国勋.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共生之一[J].社会学家茶座,2005(2):28-34.
[8]胡守钧.和谐共生[J].金融博览,2018(2):1.
[9]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陈柏峰.暴力与秩序——鄂南陈村的法律民族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1]阎云翔.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8(6):76-86.
[12]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上)——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J].管理世界,1995(3):178-189,219-220.
[13]张佩国.财产关系与乡村法秩序[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14]林叶.拆“穿”的家庭:住居史、再分家与边界之争 货币化征迁的伦理政治化[J].社会,2020,40(6):92-131.
[15]金江,施养劲,朱立博.源于身份的隔阂:人口多样性、社会信任与犯罪[J].社会,2020,40(4):191-216.
[16]宋丽娜.熟人社会是如何可能的:乡土社会的人情与人情秩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7]欧根·埃利希.法社会学原理[M].舒国滢,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18]陈怀远.信访制度的法社会学引证[J].江汉论坛,2012(9):135-140.
[19]全钟燮.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解释与批判[M].孙柏瑛,张钢,黎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0]蒋红珍.比例原则位阶秩序的司法适用[J].法学研究,2020,42(4):41-54.
[21]彼得·霍尔.文明中的城市[M].王志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22]吴波.深化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认识[EB/OL].(2021-11-19)[2022-08-2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6810733649581324&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