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刘勇,杨彬彬.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四重逻辑意蕴[J].山东社会科学,2020(5):5-11.
[3]崔利萍,阎树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三重逻辑[J].思想教育研究,2017(7):37-41.
[4]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06(1).
[5]来知德.周易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6]周建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之根基[J].学习与实践,2018(3):113-119.
[7]陈锦华.中国模式与中国制度[N].人民日报,2011-07-05(8).
[8]李正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9,4(9):20-28,93.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1).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3]肖贵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基础[J].新视野,2013(5):9-10.
[14]杨金海.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制度自信的研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4):9-16.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1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7]任晓伟.制度自信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自信[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6):13-19.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0]解丽霞,梁曙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逻辑、实践与经验[J].广东社会科学,2020(3):14-22.
[21]黄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基本依据·价值意蕴·实现路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1):1-7.
[2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2版.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3]肖贵清,贾绘泽.新中国7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9):24-31.
[2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9-11-06(4).
[25]石仲泉.“中国之治”: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伟大工程——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新路[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39(1):22-32.
[26]叶娟丽,范晨岩.“中国之治”概念考[J].探索,2020(1):5-15.
[27]程竹汝.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若干依据[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0,24(1):18-25.
[28]习近平.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2-24(1).
[29]颜晓峰.中国制度和国家治理在抗疫斗争中经受大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4):4-10.
[30]田克勤,张林.全球抗疫下的中国制度和治理优势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17.
[31]宇文利.新中国7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J].学术论坛,2019,42(4):14-19.
[32]习近平.在接见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29(1).
[33]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1).
[3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5]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6]邹升平.比较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J].理论导刊,2014(6):71-73.
[3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8]《2020年的中国》编写组.2020年的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挑战[M].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39]孟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J].思想理论教育,2020(8):29-35.
[40]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M].黄胜强,许铭原,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41]肖枫.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下)[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
[42]秦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19(6):29-34.
[43]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年鉴2009:军备、裁军与国际安全[M].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译.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
[44]王瑜,赵海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世界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3(12):8-12.
[45]孟飞,袁久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与意义[J].学术论坛,2017,40(4):131-135.
[46]胡鞍钢,杨竺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比较优势[J].红旗文稿,2017(21):15-19.
[4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8]郝立忠.人民根本利益是评价实践的最高标准[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10):77-86,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