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21-02-03)[2021-03-15].https://news.znds.com/article/52203.html.
[2]李明德,张园,刘婵君,等.互联网思维下舆论引导的改善与创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3):115-120.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21-03-15].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4]邓希泉.青年网络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5-10(6).
[5]孙晓红.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要注意舆论引导的作用[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1):88-89.
[6]曹劲松.舆论引导策略与方法[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7]刘春波.舆论引导论[D].武汉:武汉大学,2013.
[8]王永梅.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8.
[9]蒋广学,周航,张家祥,等.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模式研究初探[J].北京教育(德育),2011(Z1):29-32.
[10]钟万玲.新时代青年受众群体的舆论引导策略[J].新闻战线,2016(12):129-130.
[11]张军.高校共青团网络宣传与舆论引导的实践研究——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7(25):152-153.
[12]汪永涛.共青团利用新媒体培育青少年价值观研究[J].青年探索,2017(2):45-50.
[13]余越.网络问答社区中青年舆论呈现特征与引导策略——以“知乎”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78-82.
[14]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5.
[15]崔家新,池忠军.真个性还是伪个性:青年亚文化群体个性认知透视[J].学习与实践,2019(11):109-115.
[16]田烨.从“燃”到“丧”——红星二锅头广告的文案创意解读[J].青年记者,2018(11):111-112.
[17]沃尔特·李普曼.舆论[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18]李明德,王含阳.新媒体传播模式及其对舆情治理的新要求[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2):151-159.
[19]何景毅.共同体的他者意蕴——马克思与怀特海正义观上的他者向度[J].理论探讨,2020(2):88-93.
[20]王艺.网络虚拟空间中的“非理性互动”类型及影响因素[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10):63-67.
[21]周小璐.专访张颐武:防范网络极端主义亟需提高社会治理能力[EB/OL].(2015-08-06)[2021-03-15].http://news.youth.cn/wztt/201508/t20150806_6971313.html.
[22]白华,田航.互联网时代高校政治工作开展思考[J].社科纵横,2013,28(3):161-163.
[2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04-30)[2021-03-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2216293296246797&wfr=spider&for=pc.
[24]巨高飞.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生态嬗变[J].新媒体研究,2020,6(10):27-29,35.
[25]钟厚基.网络强国战略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对策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2):64-68.
[26]黄珞,李明德.“中国故事”的生成逻辑与叙事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21(2):150-154.
[27]李天龙.突发事件舆情的阶段应对策略[J].情报杂志,2018,37(12):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