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继权.中国的村级组织[EB/OL].(2004-05-07)
[2008-06-07].http://www.ccrs.org.cn/show_704.aspx.
[2]吴理财.20世纪中国村政的兴衰以及村民自治与国家重建[J].中国学术研究,2002(2):36-43.
[3]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农村处.村民自治示范讲习班试用教材[M].北京: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1991.
[4]郭圣福.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农会[J].天府新论,2007,23(6):127-131.
[5]于建嵘.20世纪中国农会制度的变迁及启迪[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8(5):11-16.
[6]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 为,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89.
[7]方容兴,罗秉贞.中国农村基层政权与村民自治建设纪事(1949~1996)[EB/OL].(2005-04-04)
[2009-03-02].http://www.chinarural.org/newsinfo.asp?Newsid=16738.
[8]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9]彭 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说明[EB/OL].(2002-04-05)[2009-03-08].
[10]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1998,5(6):1-34.
[11]孙艳红,付 平.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基层社会进行制度探索的历史与启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29(4):12-15.
[12]邹恩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的说明[EB/OL].(2005-07-21)
[2009-03-09].http://www.law-lib.com/fzdt/newshtml/20/20050721205428.htm.
[13]佚 名.人大代表审议村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EB/OL].(2002-09-02)
[2009-03-09].http://www.chinarural.org/newsinfo.asp?Newsid=14331.
[14]范亚锋.村民自治的法律经济学分析[N].学习时报,2008-04-07.
[15]陈锡文.牢牢把握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全局意义[J].瞭望新闻周刊,1998,18(42):1-2.
[16]韦大林.村民自治的历史文化意义与现代契约社会的建立[C]//张文范,卢继传.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北京:文史出版社,2007.
[17]徐 勇.民主进程中的政府主动性:四川达川市村民自治示范活动调查与思考[J].战略与管理,1997,6(3):68-74.
[18]辛秋水.村民自治:第三次农村包围城市[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14(2):13-16.
[19]贺雪峰.当前村民自治研究中需要澄清的若干问题[J].中国农村观察,2000,5(2):64-71.
[20]毛 丹.乡村组织化和村民民主:浙江萧山市尖山下村调查[J].中国社会科学(香港),1998,9(1):32-40.
[21]邱泽奇.乡村选举与村镇组织建设:兼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制度性变迁[C]//陈明通,郑永年.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哈佛大学东西方学者的对话.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
[22]郑永年.中国会变得民主吗?[C]//陈明通,郑永年.在两岸基层选举与政治社会变迁:哈佛大学东西方学者的对话.台北:月旦出版社,1998.
[23]吴 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4]何海波.通过村民自治的国家治理[C]//罗豪才.行政法论丛:第5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5]范 瑜.村委会组织法修订中的四大争论问题[N].中国社会报,199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