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列 宁.列宁全集:第38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黑格尔.小逻辑[M].贺 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张九海.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其现代转型[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5,18(1):40-43.
[6]田心铭.认识的反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7]梁周敏,衡彩霞.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张景荣.矛盾存在形态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9]漆 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思想[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4):8-12.
[10]章 川.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维方式研究述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1):25-27.
[11]李秀林,王 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鲁献慧.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6):89-92.
[13]曾建平.自然之思: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探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