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永远.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一个协整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25(4):88-90.
[2]侯亚非,王金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人口研究,2001,25(3):13-19.
[3]孙群力.公共投资、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58(3):76-81.
[4]汪 涛,饶海斌,王丽娟.Panel Data单位根和协整分析[J].统计研究,2002,19(5):53-57.
[5]刘 璐,杨宝臣,刘建秋.协整建模及应用[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1,6(3):83-85.
[6]刘晓鹏.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1,17(5):53-56.
[7]杨宏林,詹 锋.协整理论和ECM模型在我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统计教育,2004,12(2):46-48.
[8]伍德理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M].费剑平,林相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中国的实证分析及策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3,24(9):39-44.
[10]贺武华.教育制度变迁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视角[J].开放教育研究,2003,9(4):25-27.
[11]古蕴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J].上海高教研究,1995,16(1):46-50.
[12]徐 行,王培华.陕西省高职高专院校学报的现状与分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4(3):64-65.
[13]郝 瑜.陕西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4,19(5):7-11.
[14]梁 志,曾冬梅.从经济和人口的区域分布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布局调整[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5):50-57.
[15]蒋 洪,马国贤,赵海利.公共高等教育利益归宿的分布及成因[J].财经研究,2002,28(3):8-16.
[16]梁克荫.中国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2000,22(4):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