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瞿林东. 吴兢与《贞观政要》——纪念吴兢逝世一千二百三十周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2):37-46.
[2]瞿林东. 《贞观政要》成书的年代[J].史学史资料,1980(6):29-31.
[3]李万生. 关于《贞观政要》的成书时间问题——与瞿林东先生商榷[J].贵州文史丛刊,1992(4):60-62.
[4]李万生.论《贞观政要》的进奏时间[J].贵州社会科学,2014(7):73-76.
[5]李万生.关于《贞观政要》材料来源的商讨[J].人文杂志,1999(2):103-104.
[6]李万生.说《贞观政要》所题之吴兢职名[J].人文杂志,2008(1):142-144.
[7]谢保成. 试解《贞观政要》成书之“谜”[J]. 史学月刊,1993(2):27-34.
[8]谢保成.再论《贞观政要》的成书问题[J].史学史研究,1999(4):49-56.
[9]李万生. 三论《贞观政要》的成书时间——与吴枫先生商榷[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18-19.
[10]李万生. 四论《贞观政要》之成书时间——与谢保成先生商榷[J]. 社会科学论坛,2007(2):5-38.
[11]彭忠德.《贞观政要》的版本和佚文[J].历史研究,2002(6):172-176.
[12]王荣飞,景永时.俄、英藏西夏文《贞观政要》版本关系[J].宁夏社会科学,2012(4):86-90.
[13]桂罗敏.《贞观政要》问世冷遇考[J].学术月刊,1997(6):100-113.
[14]周峰.《贞观政要》在辽、西夏、金、元四朝[J].北方文物,2009(1):75-78.
[15]崔晓莉. 《贞观政要》在明代的地位及影响[J].兰台世界,2012(3):57-58.
[16]肖群忠. 中西君德思想之差异——《贞观政要》与《君王论》的比较研究[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11-16.
[17]徐元善. 论《贞观政要》的行政伦理观[J]. 徐州师范大学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06-109.
[18]吴成国,邓燕芹. 论《贞观政要》的官德思想[J]. 伦理学研究,2007(5):52-58.
[19]陈从兰.人性、人格和人:《贞观政要》官德生成的三重伦理向度[J].齐鲁学刊,2012(3):31-35.
[20]吕锡琛,叶丹.《贞观政要》的德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39-44.
[21]丁柏传.《贞观政要》中的君臣治国思想[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3):123-127.
[22]苏征耀.唐太宗与《贞观政要》治国安邦的主要思想[J].世纪行,2004(5):33-35.
[23]唐少莲. 唐太宗的治道与实践——以《贞观政要》为中心[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19-124.
[24]程向辉.《贞观政要》中唐太宗治国与用人思想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8(2):52-54.
[25]崔永东.唐朝前期统治集团的司法思想:以《贞观政要》与《唐律疏义》为根据[J].政法论丛,2002(4):47-53.
[26]杨圣琼.论《贞观政要》中唐太宗的法律思想——兼与隋文帝法律思想之比较[J].华夏文化,2004(3):28-30.
[27]林志华. 浅评《贞观政要》中的“居安思危”思想[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57-60.
[28]蔡阿聪. 论《贞观政要》的忧患意识[J].福建论坛,2007(10):15-19.
[29]艾新强. 从《贞观政要》看唐太宗领导艺术[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5):75-77.
[30]王立民. 唐律与《贞观政要》的吏治——一个以吏治为结合点的视角[J]. 政法论坛,2011(5):151-157.
[31]金秀珍. 从《贞观政要》看唐太宗的重民思想[J].松辽学刊,1985(1):7-10。
[32]王家晋. 从《贞观政要》看唐太宗的重民思想[J].发展论坛,1999(5):51-52.
[33]吴兢.贞观政要[M].成都:天地出版社,2017.
[34]封演.封氏见闻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5]黄本骥.历代职官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6]司马光.资治通鉴.第3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0.
[37]丁煌.西方公共行政学说史[M].3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